概述
今天要去看医生,因此提前整理了一下,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我有抑郁症的倾向,我自己觉得不是,我认为我自己就是看的太透了,一眼望到本质,导致一切都没了意义。
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有轻度抑郁症。
叠甲:我不是说下面我要说的这些看法一定都是对的,我只是说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我是个讲究君子和而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见。我从来只是自己思考,不去试图改变别人,当然我自己也有点犟,别人也很难改变我的认知。
辞职原因
我这个人就像是那种天生带有 4 个废物工作词条的帕鲁,其实从还没毕业还没开始工作,就在不断地幻想早点退休,要怎么提前退休,只不过现在提前到来了。
关于辞职原因,分析了一下,大概是 70% 个人原因,30% 工作原因。
个人原因
总结一句话就是: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找不到活着的方向,只想先活在当下。
哲学:今年陆陆续续,看了不少人生哲学的内容,包括米格道、斯多葛、老庄、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思考量可以说比以前写代码时还要多,在这些内容的结合下,解构了非常多东西,觉得世界是荒诞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人生没有意义,不知该何去何从。
悲观主义:我这个人本来就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和叔本华一样。
荒诞感:看了加缪,感觉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没有意义,觉得活在当下就好;尤其是看了《局外人》,真的从莫尔索身上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只不过我没像他那么极端。
荒诞与自杀:但还没想过要自杀,虽然我思考过相关议题,但加缪也说荒诞并不能直接推导出自杀。
什么都不想做:然后很经常会有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心很累。比如前两天情况比较严重时,就躺在草坪上一下午,看天空,听着歌,什么都不想做。
耗虫:耗虫长在人的心里,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在不停地思索,躺床上也很难入睡,各种想法源源不断地自动在脑海里喷涌,根本控制不住。而且这不是简单一句“你别想那么多”能解决的,就像势能会自发转化为动能,风吹草就会动一样,我根本控制不住不去思考。
技术热情的消散:技术热情消散的主要是阶级叙事视角和性别叙事视角带给我的,导致我觉得就算技术再高也没什么意义,不过是在资本化的今天获得生存资料的一种手段罢了,你技术再好也不过都是完成了一种自我异化。在一个资本横行的女本位社会,只要你加入一种建构模式,你就在源源不断地被剥削,因此技术也没有什么意义。它剩下的唯一一点意义可能是让我能写点自己有用的小工具,比如原来用模拟器玩宝可梦时,实现了一个,能通过按手柄上的按键后,自动识别屏幕上的敌方宝可梦信息并检测出属性,以及建议派出什么属性的宝可梦去对战能打出双倍的伤害。
电子阳痿:但现在也对游戏不感兴趣了,都电子阳痿一年多了,黑猴出来也只打了一周就完全不想碰了。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的,我一年半之前都以为我能打一辈子游戏,现在就算有大量时间也懒得打游戏。以前的爱好可以说是打游戏和写代码,现在一个都不剩了。
口腹之欲:其实大概今年四月开始,我估计是已经有点下意识地意识到自己的情况,开始无意识地自救,下意识地用口腹之欲之类的世俗欲望去进行对冲,因此四月后开始变得爱出门,老想出去吃东西,也会开始花钱买一些东西。口腹之欲确实能短暂的麻痹自己,如果真的能持续地保持这种纯世俗的生活倒也不错,但很不幸,人类自从认知革命后,早已丧失了像动物那样完全活在当下的资格,人总是会不断地缅怀过去和畅想未来,在最基本的吃喝玩乐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开始被所谓的意义感所包围,如果无法进一步满足就会产生虚无感。常人获得意义感的方式大概是世俗理想主义,比如封妻荫子,升职加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流芳后世之类的东西,而基本已经将世俗理想主义完全解构的我,根本无法从这些中获得所谓的意义感。因此尽管纵享口腹之欲,也只是短暂麻痹自己。
狭隘的超世俗理想主义:对于常人,抛弃世俗理想主义后,还有一条比较简易的超世俗理想主义之路——宗教,毕竟宗教几千年来一直试图解决的就是人类在此岸世界的苦难,此岸世界如此操蛋,你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但很不幸,我家从小就是信教的,我从小深谙此中之法,而我本身在思考问题时又是一个严格的唯物主义,故在看哲学时,已经把宗教之类的超世俗理想主义建构模式一起解构了,留下的只有个体宗教这一条狭隘的原子化路线。
爱好与精力、经济的矛盾:然后今年倒是陆陆续续体验过各种不同的爱好,骑行钓鱼摄影徒步登山乐器。这些倒都还行,除了钓鱼现在不怎么碰,其他都还继续碰碰,有的频繁有的不频繁,摄影还算比较感兴趣,确实在从事这些活动的期间能暂时麻痹自己。但在出去结束回到宿舍或工位之后,又会进一步陷入更深层次的虚无感中,简直就是叔本华钟摆理论的完美例子。还有就是人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又有工作要完成,有时候真就没精力做这些爱好,这些就完全都不想碰,就想什么都不做,就呆在那发呆,我今年平均每天都稳定发呆好几个小时。
活在当下:既然人生没有意义,我只想先活在当下,按当下来讲,我的精神状态非常差,非常累,什么都不想做,只剩下思考。所以既然无法再推动工作这块巨石,我只能暂时不去管它,辞职休息。
工作原因
程序员变为联络员:我骨子里是个程序员,我以前其实是很喜欢写代码的。最想听到的任务大致是:这有个相对可行的方案,你去实现一下,不可行的地方讨论解决;或者这有个问题,是你技术栈能 cover 的问题,你出个方案,有需要我这边可以帮你协调资源。而不是这样的任务:你去联系一下,你写一下这份文档,你统计一下,你协调一下。这些东西我是非常厌恶的,毕竟每个人的意义感不同,对我个人来说我希望我的心神是耗费在一行行代码上,而不是写一份份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文档和拟一则则需要格外注意措辞的通知,以及和外部人员联系时的戴上假面,维护所谓的人情世故。这些都极其耗费我的心神,现在回看我不敢相信居然能坚持这么久。
理想主义,眼高手低:其实最开始回实验室,是为了写火灾这个项目,我是真想真正去实现它,刚回来时我还特别认真,也开过几次会讨论尝试去努力设计和推进,但发现好像大家基本都不怎么在乎这事,久而久之我也没什么热情了,而且越了解越发现,整个项目不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很不具备可行性,没人知道怎么搞。而且我手上的活基本变成文档类的工作,久而久之也没有技术热情了。所以我其实可能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直接原因:从知行合一角度讲,在意识到上述问题后,我应该第二天就提离职,那为什么到现在才辞职:主要还是没有契机,除了前面这些和我个人习惯不契合外,以世俗角度看来,这份工作其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我和实验室的师兄弟们处的也还好,大家关系都还行,整体上人际关系是比较愉悦的状态,也相对自由,所以这可能也是我能坚持这么久的原因,因为按我对自己的估计,我以前在公司写代码糊屎山,基本得保持工作一年休息半年的状态;最近恰好有了契机,最近组里办比赛,工作量大,如果只是工作量我应该都能 cover,但主要还是需要和不同的老师组织协调,一遇到这种活我就会心好累,在工作上我一般又都很难拒绝别人,都是偏向委屈自己,主要是懒得和别人扯皮和吵架,因此有矛盾也都自己消化,可你不能因为我能做就都推到我这边,本来不是我的工作职责范围的东西,虽然我完成了但心里肯定是不爽的,而且人毕竟抗压容量是有限的,这个比赛的各方协调就像是导火索一样导致以往累积的心理问题和以前思考的问题都一起爆发出来。说个比喻,就类似小说里修士在修行过程中会产生心魔,在渡劫时被引爆出来一样。
后续规划
后续规划:说实话,没想好,我目前只想也只能先活在当下,不想再缅怀过去和憧憬未来了。而且自从我丢失了玩游戏和写代码这两个在我之前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活动后,我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任何长远规划了,我没有信心。反正大致方向是先休息一段时间,让自己先恢复过来,然后再后续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规划;如果一直不恢复怎么办,暂时没想好,我只能把问题交给时间,只希望自己别真的走到连求存也解构掉的地步。
本月安排:我最多只能先做下这个月的安排:
- 预计待到 11 月底回去,房子月底退了
- 先把能卖的东西卖了,工作内容交接了
- 这个月还是在厦门,把没去拍照的地方逛了,拍拍照
祝福
最后,攀登山顶的过程本身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幸福的西西弗斯。